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特教老師在社會技巧課程中運用RDI (桌遊-哆寶 Dobble)@無限兒童發中心 rdi台灣

特教老師在社會技巧課程中運用RDI   by  許瓊文老師


如何提升ASD孩子參與遊戲的能力?
如何協助ADHD孩子減少多話、多動的情形,提升主動注意與觀察能力?
換個方式試試看吧 ^^

對象:ASDADHD ( ~ 三年級,共4 )

對應特教新課綱能力指標:
˙處人 2-b-1 基本溝通技巧
  2-1-1-1 能適當使用非口語方式與人溝通(如:以眼神注視他人)
  2-1-1-6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2-1-1-3 能以身體動作適度表現出對他人談話的傾聽態度
˙處人 2- b-2 人際互動技巧
  2-1-2-6 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建立友善的關係
  2-1-2-7 能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處環境3-b-1  學校基本適應技巧
  3-1-1-1 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如:保持安靜、目光注視對方等)
  3-1-1-3 能在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及情境求助
  3-1-1-5 能遵守教室規則
  ※此外,遊戲過程中會有衝突、爭吵,孩子的情緒有不同的變化,也可以運用在:處己(1-b-1處理情緒技巧)及處人(2-b-3處理衝突技巧)


原則:
1.肢體語言先於口語(培養孩子主動觀察的習慣、增加思考的機會而非直接指令)
2.停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想一想)
3.放慢動作(讓孩子有時間仔細觀察、思考、理解)




進行流程:
一、暖身:找出相同的圖案
1.呈現任意兩張牌,停頓5-10秒,用手勢引導學生找出相同的圖案。
(1)左手先在左邊的牌面上指一個圖案,右手在右邊的牌面上逐一指點每個圖案,直到出像相同的圖案時,點點頭表示對了
(2)左手先在左邊的牌面上指一個圖案,右手在右邊的牌面上逐一指點每個圖案,用手勢表達沒有並搖搖頭。
效果:提升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

2.重複以上過程,直到學生理解後,口語說明遊戲的任務就是從兩張牌中找出相同的圖案。
效果:等學生確實觀察了、思考了、瞭解了之後再加入語言的說明,才能提升語言理解能力。

二、練習玩(先慢動作示範,讓學生想一想,再口語說明)
1.示範遊戲方式
(1)老師指定一位學生當示範,老師和學生各拿5張牌(面朝下),提醒「指出一樣的圖案」
(2)手指呈現3-2-1,然後暗示學生跟著老師將整疊牌往上翻。
(3)誰先指出對方手上和自己一樣的圖案,就可以把那張牌拿回走,放入自己的牌堆底下,然後兩人都把牌堆往下翻。反覆(2)(3),直到學生明白玩法。




2.開始遊戲:老師一手指學生,一手比順序(1234),再指學生12,雙手比翻牌的動作,指學生23……….讓學生明白輪流的順序。

三、正式玩法-水井(先慢動作示範,讓學生想一想,再口語說明)
1.示範遊戲方式:
(1)老師將牌卡收納罐放在桌面中央,並拿出一疊牌卡(面朝下)
(2)在罐裡放入一張牌(面朝上)
(3)手指呈現3-2-1,然後翻開牌堆最頂端的卡片,盡快找出跟罐內卡片相同的符號,並在罐內的卡片上指出來,再把手上的牌放入罐中(面朝上)
2.練習:
(1)發給每個學生2張牌(面朝下),在罐裡放入一張牌(面朝上)


(2)手指呈現3-2-1,然後手比翻牌的動作,暗示學生將牌翻開。再指一指罐內的牌,暗示學生指出與自己牌卡相同的圖案。
(3)最先指對的人才可以把手上的牌放入罐中(面朝上)。其他人把卡片收回去,翻到背面並放入牌堆最底下。
3.開始遊戲:將所有的卡片洗勻,平均發給每位學生,剩餘的牌放入桌面中央的收納罐(面朝上)。不斷地重複2.練習的步驟。



4.遊戲結果:當任何一名玩家沒有卡片時,遊戲結束。最快把卡片出完的玩家獲勝!

四、遊戲過程中給予協助
1.當學生做錯或是失敗時,先暫停遊戲,老師可以用慢動作示範正確的行為並點頭,再示範一次錯誤的行為並搖頭,協助孩子觀察與區辨、理解遊戲規則。
2.透過眼神、表情、手勢提醒學生覺察自己和夥伴的動作。

這是一款可以變化很多玩法的遊戲,好玩又刺激,難易度的調整很彈性以上的「暖身活動」和「練習活動」是我自己上課時逐步引導學生的方式,老師們可以試試,然後再引導學生玩其他不同的遊戲玩法喔。

改變以往不斷用口語重複指令、解說的模式,增加非口語提示,可以讓孩子想一想,進而發展大腦的動態神經連結!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rdi),好的方法是可以適用在各種情境中
#觀察始於口語
學校也能用,只是需要一些調整
有各種不清楚的地方,隨時可以討論喔
一切都在愛中
#桌遊可上網搜尋“哆寶”即可有很多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