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rdi 家長團課來囉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rdi 課程資訊
大家期盼的家長團課來囉

rdi 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開始應用呢?
我好像有點了解,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實際操
作。
我們在課程開始前,個別評估每個家庭狀況。設定每個家庭的目
標與後續的介入計劃。
課程中,透過討論,影帶實做,一步一步的深入了解rdi的理論,
技巧,與如何在生活中應用。
課程對象:自閉症孩子的家長
上課人數:六人開課
上課時間:星期二的晚上 6:30-8:30
上課日期:9月~12月 隔週星期二 共八堂( 9/6, 9/20, 10/4, 10/18, 11/1, 11/15, 11/29, 12/13 )
上課費用:個別評估 4500 元(3次)
(家長評估(1人),治療師評估 ,討論 )
課程費用 6400 元(8次)
師資:簡明薇
美國rdi認證 家庭諮商師
兒童職能治療師
email: infinitypotential6@gmail.com
Line ID: strawberrymandy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進行流程(二)---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進行流程的注意事項

rdi中,有明確的介入階段

  1. 引導者(主要照顧者或是治療師)與孩子關係的建立
  2. 引導者與孩子(跟隨者)的角色確認
  3. 引導中加入思考


我們在上一篇進行流程提到每一個治療介入法,都首重關係建立

關係的建立,是rdi的地基

一個穩固的地基,才能協助一層一層的往上拿回屬於孩子們的能力

介入的過程,我們沒有融入地板遊戲

請記得,關係建立中,並非順著孩子一起玩

而是在清楚的原則下,搭起橋樑

透過引導,讓孩子重新經驗跟父母一起玩是有趣的

這個歷程,不讓父母引導的角色放掉

父母的原則是清楚、明確,溫柔且堅定的

並非放縱孩子天馬行空的自己創造,自己講自己有興趣的事物而忽略外在環境

從父母引導的過程中,重新邀請孩子跟我們一起玩,重新經驗依附關係

透過治療師

教導家長,穩定自己的角色及原則

一步一步的邀請孩子進入

在這期間

需要調整的部分,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為何過去我們無法一起玩

為何過去孩子們只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不與外在多變的環境產生共鳴

我們要的
只是多一些同理與等待


關係建立非常非常的重要

透過一個穩定的關係發展

帶領著後續的療育時程更有效率


讓我們一起加油

一切都在愛中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引導的重要性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ASD ,自閉症光譜中的孩子
其實跟一般的孩子一樣
可以發展出主動性(主動探索學習、主動分享情感、主動表達想法和情緒)
唯一的關鍵在於如何啟動 "開關"

啟動開關唯一的方法,在於 "引導"


透過父母,引導孩子在情境中自己思考
也許一開始,父母不知道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藉由 rdi 的家庭諮商師一步一步的帶領家長
在創造的活動經驗裡
清楚的知道每一個步驟
何時該多給一些指引,何時該多等待
家長能輕鬆且清楚的了解,引導時該注意的細節


人與人的互動交流,是豐富且充滿愛的
透過交流,能啟發孩子的無限可能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團體課程分享(二)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rdi 團體課程中

透過引導 帶領孩子除了觀察周圍的環境外,更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

增加觀察的廣度與精緻度

利用“比手畫腳”的遊戲,把自己看到的圖卡,表現出來給下一個人看

透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到孩子對於物件本身觀察的細緻度

也能明白,孩子是否了解遊戲過程中不同位置所該扮演的角色

提醒孩子處在當下情境,也是協助觀察很重要的部份

“當下”    是爸爸媽媽最重要的引導目標
         
                    也是最難做到的一個部分


我們常聽爸媽說到,孩子在聊天時無法持續在同一個主題上太久,無法“聚焦”

常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說到最後,連原本開啟的主題,都不見了

『 原本在討論動物園的繪本,孩子因為看到動物,想到了迪士尼裡面的松鼠---琪琪跟蒂蒂,

想到暑假一起去迪士尼玩,便開啟了當時的畫面,甚至,透過當時有趣的事件,已

經開始討論何時要去下一個主題遊樂園。』


『原本的動物園呢?』


這種連結的聊天方式,就像大樹的枝幹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越長越大,主題越講越遠

這樣的聊天模式,只適用在與大人互動的過程

孩子們還無法成熟的調控聊天的主題及廣度

因此,沒有共同畫面時,就無法延續話題

但也因為,孩子在與我們互動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習慣聚焦,他又從何知道跟同學朋友

聊天時,最好的延續方式呢?


或許我們以為透過聊天的過程,可以增加孩子的長期記憶,語彙量,或是練習形容描述,事

實上,這樣只會讓主題越扯越遠,小孩最後也忘了原本在討論的主題


建議家長,開啟一個話題時,要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這能協
助孩子,學習聚焦在同一主題



rdi 運用引導技巧,提醒每一個當下事件

讓孩子體會在團體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進行流程(一)---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是有明確的介入進行流程


  1. 關係的建立
  2. 引導者的角色確認
  3. 引導中加入思考


其實,每一個介入的方法 ,都首重 關係建立

透過一個穩定的關係,讓孩子能主動一起加入,不需要不停找尋正增強物來“誘發參與”

John Bowlby 心理學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才是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

而在人際關係的聯結起始,最重要的便是依附關係。


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把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這類

型的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會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

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第二種是

「焦慮/抗拒型」,這類型的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

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了矛盾情緒,孩子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

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孩子有身體接觸,孩子則加以反抗。第三種則是「焦慮/逃避

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孩子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

觸。


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未來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都較其他兩種類型的孩子還要

好。


rdi中的關係建立,便是協助家長與孩子,重新經驗安全型的依附關係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團體課程分享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 台灣

rdi 團體課程中
透過引導,帶領孩子更仔細的去觀察周圍的人及環境。進而去想一想,自我存在的角色

人與人的互動,一開始就沒有固定的腳本
一切都是因為有趣,有驚喜,有活力,有愛才會繼續

觀察,會是一切的基礎
帶領著孩子們去發展更多的屬於自己的能力------主動探索,主動學習,樂在不可預測的情境中玩樂

我們引導孩子也該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最原本的狀態
不是強加孩子現在年齡上所缺少的能力
而是
讓他們開始 自己踏出第一步

一切都在愛中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歡迎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公益邀約講座

歡迎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公益邀約講座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在美國已經發展二十多年
但是在台灣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rdi 是一個引導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一種介入方法

讓 美國認證的 rdi 家庭諮商師與您分享

不是只有書本上的理論,更是結合了實務和成功經驗

rdi 是如何跟原本的專業結合
rdi如何從美國文化轉化成適合台灣教育的方法

歡迎大家與我們聯繫(留言或私訊)
我們將會儘快安排時間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rdi 的迷思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rdi台灣

rdi的起源,是為了想要改善人跟人的互動開始

而人跟人的互動,第一個要素

便是眼神接觸

因此

有許多的治療師與家長會直接地連結

當孩子的眼神接觸不好

就是做rdi


只是

換個角度想想

眼神接觸是什麼?

人跟人的互動過程,為什麼會有眼神接觸?

眼神接觸,也要當成一個目標來練習嗎?

其實

眼神接觸

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現

當我們知道,我們在跟誰互動

我們明白,周圍的人在做什麼

眼神接觸

自然的就會出現


因此

不需要當成一個目標來練習

不需要每次引導過程,都得告訴孩子

“看我的眼睛喔”
“講話要看著人家的眼睛”
“眼睛要看啊”


所以
我們要做的
是讓孩子站在一個  "主動明白"  的角色

在引導的過程

各自享受歷程經驗

主動探索這美麗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來吧

rdi 帶領著孩子家長,享受這美好的一切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rdi 團課中的新思維

我們非常重視以家庭為本位的介入過程

rdi 透過引導家長,讓整個療育的效果延續下去,並且,縮短到處跑療育的時間

在孩子的團體課程中,我們依舊堅持這樣的信念。

因此,孩子的互動課程中,不全以讓家長當觀察者,更在每週安排不一樣的主題,也能更站

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許多行為背後的意圖。


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因此,當我們越了解孩子的狀況(行為),也能更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孩子不會再覺得,我們只是父母,我們只會指責他們的不對

反而,更能跟我們分享在學校發生的點滴~~~


從支持的角色開始吧

rdi 能漸進式的給予技巧

當我們改變了方向,不再是面對面的只問孩子問題,而是一起看向同一個方向,一起解決

關係才能更穩定的建立

進而能更輕鬆的協助孩子在學校所遇到的問題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rdi 書本介紹(rdi book)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簡稱RDI)是由史提芬.

葛斯丁(Steven E. Gutstein)博士於九十年代集合了二十多年的研究結果研究出來。主要適用

於於自閉症光譜,情緒障礙,發展遲緩的孩童介入的方法。透過讓家長學習如何與孩子建立

引導及分享式關係,發展出孩子的「動態智能」,包括彈性思考,解決問題,與別人分享經

驗,自我審思等等。


由於葛斯丁博士一直努力不懈發展這個方法,他於2012年前後曾大幅更新內容,以致於2000

年出版的書及手冊(有中譯本)已完全不再應用,更於2015年發佈了新RDI 2015. 舊有的中譯本

上,在每個分級的過程,會給予不同的活動,但,往往,我們太注重於活動本身,而忽略了

與孩子互動的過程。眼神的分享,不再是自然而然,反而變成了制式化引導出現的產物。


新RDI的特色是針對家長(而非孩子)的引導心法和技巧,不使用獎罰制度,也不會把互動溝通

眼神交流等拆分為“技能訓練”。RDI從大腦發展動態智能的角度出發(大腦的可重塑性),因

此能應用到任何年齡和程度的孩子上。


(想了解RDI請看 The RDI Book (amazon)或上 www.rdiconnect.com 註冊帳號以閱讀其相關資料,或是可以跟本中心聯絡)

https://www.amazon.com/RDI-Book-Relationship-Development-Intervention/dp/0977718638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別急著給糖吃,先教孩子思考-------文書分享

這幾天,在看一本書,心中很有感受~


“別急著給糖吃,先教孩子思考”
“大好書屋”
“Darlene Sweetland,PhD
   Ron Stolberg,PhD    著 “




『及時滿足』的世代,我們都需要思考

臨床上,近幾年,孩子們的情緒問題大大提升,大多來自無法忍受挫折的情況。並且覺得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

“媽媽,買手機給我,我要的是i phone 6s,不是零圓手機“

”媽媽,我不想上學,幫我打電話請假“

“媽媽,學校的老師都會要我上課不要講話,我只是突然想到昨天卡通有趣的片段,想要分享,分享不對嗎?”

“小孩忘了帶作業去學校,生氣的對老師說,是媽媽收書包的時候忘了收進去了
這些相關的內容,真的層出不窮........

我們常常在問,到底,這個世代的孩子,這個社會,發生了什麼事情

親子互動的過程,怎變成了全繞著孩子打轉,孩子為主。

給孩子適度的空間,給他們彈性,他們才能有自己的主見啊,尊重小孩,很重要的。

對,我們知道。

但是,你是否也有想過,孩子也沒為他自己的角色負過責任,只是想要怎樣怎樣,這是我的自由,想要做什麼做什麼,這是我的權利

是的,我們也認同,孩子們有自由跟權利

但是,孩子,你自己的角色呢?

社會形態的轉變,數位世界的蓬勃發展,什麼都要及時

以前跟朋友聯絡,也許只能透過書寫信,兩三個禮拜後,收到回信,可以在家裡開心旋轉的好幾天。後期,能夠打家用電話。找資料,得坐公車去圖書館待上一整天。迷路了,翻開地圖一條一條慢慢看。我們花很多時間在等待,在想一想。

現在呢?登登登,Line的即時訊息,手機平版快速地搜尋到許多想要的資訊,書本,期刊,餐廳,影音。
也許便利,但,成長中的孩子,也利用了這些便利的方法去適應百變的世界,因此,當然也習慣了什麼都要 “立即”,包含,依賴父母給的協助

只是,人與人的互動,能立即嗎?情感的回饋交流,能及時嗎?

當我們的孩子過於依賴科技,過於依賴父母,自然少了許多自己經驗,自己思考的機會啊~~~

這對人際關係,情緒,和神經系統的發展也會進一步的影響啊

開始調整吧

我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 “長大成人之前,先培養執行力”
執行力,包含著高階的推理能力,這也包含著計劃,組織,多工,篩選

這就是我們想要努力的方向,帶領孩子走向全人的發展

讓我們一起來吧

一切都在愛中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諮詢團隊介紹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  諮詢團隊介紹


  • 簡明薇  兒童臨床職能治療師

學經歷:

美國rdi中心 認證  家庭諮商師    (rdi family consultant) 

高雄長庚兒童心智科 職能治療師

台中台安醫院雙十分院復健科  職能治療師

rdi 培訓師資 督導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104年在職繼續教育課程『rdi』走進自閉症的神秘世界 講師

三和聽語治療所舉辦  透過rdi走近自閉症的神秘世界  講師

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RDI走進自閉症的神秘世界 早療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課程 講師

伊甸基金會在職課程 RDI 講師

弘毓基金會在職課程 RDI 講師 

臺中市幼兒園巡迴輔導職能治療師

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臨床講師

苗栗保姆協會 講師

伊甸基金會 合作專團治療師

弘毓基金會 合作專團治療師

專長


自閉症人際互動介入,自閉症家長互動引導介入及諮商,兒童發展評估及介入,感覺統合治

療,兒童專注力訓練,視知覺遊戲訓練
  • 廖素珠   兒童臨床職能治療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職能治療師

台中台安醫院雙十分院復健科 職能治療師

聯新診所 職能治療師

rdi 師資培訓合格

專長:

兒童人際關係及互動技巧訓練,兒童發展評估及治療,兒童感覺統合評估及治療,兒童注意

力訓練,兒童手工能及運筆訓練


      

  • 楊惠茹   兒童臨床職能治療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彰化秀傳醫院 職能治療師

彰化縣特教中心專業團隊 職能治療師

rdi 師資培訓合格


專長:

兒童人際關係及互動技巧訓練,兒童發展評估及治療,兒童感覺統合評估及治療,兒童注意

力訓練,兒童手工能及運筆訓練


  • 王聖龍   兒童臨床職能治療師

學經歷:

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壢新醫院職能治療師

聯新診所職能治療師

rdi 師資培訓合格

專長:

自閉症人際互動介入,兒童發展評估及介入,感覺統合治療,兒童注意力訓練,桌遊引導與

應用

  • 許瓊文  資深特教老師

學經歷:

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

台中市光復國小啟仁班

台北縣中和市積穗國小資源班

澎湖縣七美國小資源班

臺南市官田區隆田國小特教班

台中市北屯區文昌國小資源班

rdi 師資培訓合格

專長:

智能障礙,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自閉症,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特殊教育學生評量與

鑑定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rdi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初級師資班培訓

rdi  初級師資班培訓


rdi該如何開始應用呢?rdi與我原本的專業如何結合在一起呢?


我們在課程中,深入的一步一步的去了解rdi的理論,技巧,與實際操作。除了跟治療師分享

rdi介入的成功案例外,也帶領著治療師,融合臨床與理論。並且透過實做,更明白rdi的技巧

運用


課程對象:相關領域之專業人員   

課程名額:八名

課程內容:

     第一堂:rdi理論,融合其他的專業理論
     第二堂:rdi於臨床運用的技巧+實際操作討論
     第三堂:rdi的活動運用+實際操作討埨
     第四堂:rdi如何運用在臨床工作上+實際操作討論

上課時間:為期四個月,一個月一次

假日班: 7/31, 8/28, 9/25, 10/23 (星期日)

上課地點:三和聽語治療所 彰化縣大埔路641

報名費用:

一期四堂課,費用總共6000元 兩人團報九折

報名方式:

網路填寫 Google 表單 報名表 回傳

上課師資:

    簡明薇 

    兒童職能治療師

    美國 rdi中心認證 家庭諮商師 (rdi family consultant

聯絡信箱:

Line ID 搜尋:strawberrymandy



FB: 無限潛能兒童發展中心